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奧運會: 奧運開幕式爭議:不是別人想多了,而是你想少了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奧運會開幕式在國際上引發巨大爭議,相反,在國內倒並不顯得突出,其中原因並不難理解,因為中國是純世俗國家,對於涉及宗教和多性別的話題,不會像歐美人那麼敏感。


這裡面分兩種情況:

第一種情況是,很多中國人對於宗教和多性別話題,基本處於無知的狀態,他們對於西方的宗教史和文化也基本不了解,所以看到相關的隱射和嘲諷,“雖然看不懂,但大為震撼”,只是感覺好奇,甚至覺得挺好玩,他們不明白,巴黎奧運開幕式引發爭議的點真正在哪裡?


第二種情況是,不少中國文青從小就對法國文化和藝術有一種好感,他們對於思想史的了解不多,所以觀察法國的現象,總自帶一層濾鏡,覺得法國的藝術,那必然是先鋒的、是前沿的,是引領世界的風尚標,你們這些土包子看不懂,是你們不懂藝術,是你們不夠寬容,而不是這個表演有什麼問題。

我今天之所以要來科普,說針對的,就是這兩類人。

我想對這兩類人說,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之所以在國際上引發巨大爭議,背後其實隱藏著現代文明的深刻危機。

你覺得沒什麼太大問題,不是別人想多了,而是你對西方思想史的無知,讓你想少了。

以自由的名義殺死自由,盧梭做到了。

以寬容的名義消滅寬容,法國人經常做。

這是思想史的基本常識,但凡對思想史有著基本了解的人,都不會對此一無所知。

我驚訝於在我的“深度閱讀”讀者群體裡,居然還有如此多的人,常識欠缺。

在我吐槽奧運開幕式的文章後面,指責我“不夠寬容”,說我在“藝術審查”的人,不少,我看有些還是關注了幾年的老讀者。

這真是讓我一聲歎息。

這個可悲的事實告訴我,即便像我這樣天天在文章裡忽悠“自由”和“寬容”的人,居然也有一天會被人倒反天罡,真是滿滿的黑色幽默。

還記得我獨創的概念——“法國病”嗎?

看來又有必要再給大家做個科普,讓大家明白,法國人是如何舉著自由的旗幟殺死自由,舉著寬容的旗幟消滅寬容的了。


不了解這些歷史事實和“法國病”的思想根源,你就不會明白,什麼才是真正的寬容?

你就不會明白,“政治正確”正是濫觴於“法國病”,這種思維方式,恰恰是不寬容的思想根源。

但是,正是因為它舉著寬容的旗幟,喊著漂亮的口號,實際上做的是消滅寬容之事,這種隱蔽的惡很難被思想膚淺之人洞察。

而思想淺薄之人恰恰又是任何社會的人口多數,這才導致偽善之人總能忽悠蒙騙大多數人。而你要反其道而行之,注定障礙重重、吃力不討好。

今天我再一次吃力不討好,迎難而上,誰讓我的人設就是“深度思考者”呢,那些淺薄的東西不正是我不屑於評論的話題嗎?沒點難度,我還不想說。

好了,進入正題。


作為“白左大本營”,法國一直是全世界左翼人士的旗幟和聖地。

激進、反抗、前衛一直都是白左給人最為醒目的標識,白左也總以拯救世界為己任,以“進步主義者”、“覺醒主義者”自居,試圖打爛舊世界、創造新世界。

法國大革命,就是這種白左思潮之下的登峰造極之作。

經此一戰,法國從此成為了全世界白左當之無愧的祖國。

考察此戰,我們就能清晰明確地了解什麼是“法國病”,以及其之所以會最終消滅自由和寬容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
01

人類的心智模式比較容易犯的錯誤在於,總是把歷史事件自動演繹成“大人物+事件+時間”的敘事結構。

比如法國大革命,無非就是幾個啟蒙思想家教化人民,幾個革命領袖帶領人民起來革命的歷史事件。

而大量的背景被忽略掉了。

實際上,與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相比較,法國大革命的一個顯著特征是:革命者的素質極為低劣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1 秒